一、学院简介
安顺学院政法学院的前身为安顺师专政史系,成立于1982年,是安顺学院历史最为悠久的院系之一。经过40余年的发展,特别是2006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已为贵州省内外培养了5000余名合格的政治教师、社会工作者、法律、行政管理等各类专业人才。目前贵阳市委副书记黄波、安顺市副市长杨平、安顺学院纪委书记蔡红英、副校长殷红敏等均为我院优秀院友。
因学科专业调整和教师离职退休,学院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兼职教师7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1名,兼职律师7名;博士5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26人,硕博比达到90%以上。教师中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贵州省学术先锋1人,贵州省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兼职硕士生导师2人,安顺市市管专家2人。在全省同类院系中师资力量较强、教学科研能力较为突出。现有社会工作、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2个本科专业,在校生436人,师生比1:14。
二、办学成效
政法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宗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党建引领,“五育”并举,树牢本科教育教学中心地位;坚持守正创新,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学院秉承“厚德、崇法、包容、笃行”办学理念,党建业务双融双促,工作成效显著,被贵州省教育工委、安顺市委分别授予贵州省高等学校“五好”基层党组织和安顺市“五好”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政法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政法学院在长期持续的学科专业建设发展中,曾拥有思想政治教育省级重点学科、省级一流专业、省级教学团队、省级综合专业改革试点和社会学省级重点支持学科等省级建设项目。学院现有社会学校级培育学科。设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工作、城市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和法律防控等五个本科专业。
政法学院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将思想政治建设视为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积极倡导“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学院教师近年来出版学术专著6部,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其中核心期刊及以上40余篇)。教师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相关成果分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贵州省教学成果奖等奖项。目前王剑博士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论文《体形、语言与修辞:侗戏(珠郎娘美)剧本变异性研究》获2024年第38届田汉戏剧奖三等奖;张定贵教授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结项成果获2023年贵州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政法学院近三年日常教学经费投入得到优先保障,每年按照人均不少于13000元的标准进行投入,且逐年有所提高。学校图书馆有各类专业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可供学院相关专业学生教师阅读使用。初步建成智慧校园系统,能够满足上网办公、查阅资料和课堂基本教学的网络使用管理需要。学院结合专业特点与行业实际,积极与法院、司法局、社会工作等行业进行合作,建设大学生实践训练基地。近五年学院教师编著和参编教材3部。学院建设有智慧教室、智能实验室,各学院按照学校分配使用,智慧教室利用率高,使用效果良好。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于实习实践或者社会调查的数量较多,比率达到40%以上。
政法学院以“五自”质量文化为核心,构建了全面的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通过严格考试管理、完善学业考评制度,以及深化质量改进机制,学院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教师优秀率超90%,学生学术成果逐年增多。同时,学院积极推进质量文化建设,强化内部质量评估与外部评估对接,确保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政法学院以习近平总书记“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根本指引,认真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积极开展“十大育人”体系建设,以卓越成才为目标,以优秀习惯养成为日常,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学院结合专业实际,多措并举,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21年度荣获共青团安顺市委颁发的“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近三年有3人荣获国家奖学金,55人获校学业奖学金,获省级以上奖项17项,60人次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学院积极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2021至2023年有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国际竞争力。此外,通过实施多层次支持服务,助力学生就业,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法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始建于2012年,是贵州省较早建立的社会工作专业之一,2012年开始招录本科生。社会工作专业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单位。截至2024年本专业已连续招生十届,培养合格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400余人,毕业生中有40余人考取硕士研究生。经过十年的办学实践,整体办学实力在贵州省高等院校的社会工作专业中获得较高的专业评价和社会赞誉。现建有省级“金课”2门。2024年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学生47人,考取研究生7人,录取率达14.9%,位居全校文科专业首位。疫情结束后,本专业就业形势越来越好,2024届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达80.85%。目前学院专业教师创办和美、启航两个社工服务机构承接安顺市和贵州省大量社工服务项目,为推进安顺乃至贵州社会工作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专业是教育部于2021年12月批准设立,西部唯一,全国第7家举办的法学类新增特色专业。本专业学制为4年,授予法学学位,2022年开始招生,现有学生234人。本专业已建有贵州省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安顺学院地方立法研究与服务中心等专业平台,建有模拟法庭综合实训室1个,省级“金课”1门,与市司法系统、市金融企业建有良好的人才培养合作机制,共建教学实践基地20余个。本校作为全国信用法治联盟成员单位与厦门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湘潭大学、广州大学等高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育人关系,共同推进本学科专业建设。
该专业自开办以来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专业技能竞赛奖多项。“信法”专业学生在全国“信风杯”专业技能竞赛获奖6项,2022级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班学生程姣娇在2024年4月10日《贵州法治报》发表《浅析〈威尼斯商人〉中的法律信用》论文;在2023年全省大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法律素养比赛中获一等奖,并在全省“青春思辩2023”大学生辩论赛中获得季军。2022级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班学生李青林荣获共青团贵州省委2022年“贵州省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大赛”三等奖。2022级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班学生陈娟荣获共青团贵州省委2023年“贵州省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大赛”三等奖。
三、办学特色亮点
政法学院始终秉承学校“安道乐学 顺理笃行”的校训,贯彻学院“厚德崇法 包容笃行”的办学理念,努力在本科教育教学领域形成相对独特的优势与特色。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提高本科教育教学成效。学院始终坚持“四个回归”,落实学生刻苦读书学习、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学校倾心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工作要求。学院多措并举加强学风建设,以教领学,加强课程质量和课堂成效,优化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全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发挥指导引领作用,提升学生自我发展内驱力,助力学生成长;积极实施研究生考试助力工程,近三年学院研究生考试报考率、录取率均居全校前列和文科专业首位;学院积极营造良好学习氛围,以赛促学,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学科专业竞赛,近三年学生在省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奖逐年增加。学院多措并举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落实安顺学院中国足球彩票进一步加强教风建设的工作要求,明确“师德一票否决”制度;落实教授为本科生授课制度,教授、副教授100%为本科生上课;鼓励教师参加业务培训、申报项目、教研交流、学科竞赛,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学院始终筑牢本科核心地位并倾心育人。凝聚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学省级重点学科优势,积极推进一流本科计划的实施,努力打造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提升教书育人的能力。鼓励学生申报课题,促进学生参与科研和教研的融合度。
二是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培养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学院注重构建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科学规划课内实践、专业实训、综合实习等多层次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学生在实践中系统掌握专业核心技能,并强化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此外,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与行业企业紧密对接,共同搭建产教融合实践育人平台,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前适应社会需求。加强学生的专业能力,“信法”专业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信用意识、宣传信用知识,助力信用法治及学科建设,连续组织学生参加“信风杯”信用教育创意作品大赛并取得良好成绩。组织教师赴安顺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参加信用法学人才培养交流座谈会,通过双方友好协商,双方同意将安顺农商行作为我院风控专业学生的实习、见习基地。这是在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安顺市司法局、安顺市检察院、安顺市政法委、安顺市西秀区人民法院等实习基地基础上,首次将安顺市的金融机构作为学生实习见习基地,为学院学生的实习见习提供良好平台,同时也加强了我院与相关金融机构的联系。
三是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建本科专业路径。学院积极与企业、行业共同开展专业及课程体系的创新优化建设。在课程设置上,学院紧跟学科前沿动态,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增设新兴交叉学科课程,以拓宽学生知识面并增强其综合素质。同时,推行灵活的选课机制,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自主选择课程,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的定制。开展“庭审进校园”活动,与安顺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安法护航?法治研学”——庭审进校园活动,与安顺市求实公证处、贵州文隽律师事务所、贵州富慧律师事务所开展合作共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金课”、法学生职业技能大赛等项目均取得良好成效。
四是有效推进教师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建设。学院注重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举办和参加学术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激发教师学术热情和创新精神,努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同时,倡导多元文化的交融与尊重,为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提供平等交流、共同成长的平台。信用风险管理与法律防控专业教研室连续组织教师赴广州、湘潭、郑州参加“信法”专业建设“院长论坛”和“信用法治论坛”,参会教师到广州大学、湘潭大学等高校学习专业建设的成功经验,对学院专业培养方案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制定及实施、实习实践工作、教师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我院在本科教育教学方面已形成了一系列鲜明的特色和优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面对未来教育改革的新挑战和新机遇,我们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努力培养中国足球彩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学院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作出应有贡献。
2024届录取研究生同学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