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简介
化学化工学院历史沿革
安顺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始建于1979年,于2013年8月在原安顺学院化学与生物农学系相关专业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现开设有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和食品质量与安全3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813人;现有教职工40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教授10人,包含柔性引进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1人,副教授15人),中级职称12人,博士17人,硕士20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市管专家3人、安顺市重大决策咨询论证专家2人,研究生导师3人。
化学化工学院师资队伍结构
近几年来,化学化工学院不断统筹推进学科体系建设,彰显学科专业特色,以化学一级学科为重点进行布局,围绕化学教育、材料与化工、食品质量与安全三大学科方向,强力推进省级重点支持学科“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建设。现有省级学科平台实验室(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工程技术中心、功能材料与资源化学实验室、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3个、贵州省教育厅“金刺梨研究与开发工程中心”,市级学科实验室1个。在学校和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近年来持续发展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教育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稳步推进,目前主持省、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0余项,包括贵州省教育厅“卓越中学化学教师培养计划”、贵州省省级“化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贵州省省级“无机化学精品课程”等,其中“无机化学及实验”教改成果获2008年贵州省第七届高等院校教学成果三等奖;建设有《虚拟仿真实验》《分析化学实验》《化学教学论》3门省级“金课”;有建筑面积近5000㎡的实验实训室,拥有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仪、紫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德力斯手套操作箱等精密实验仪器设备。
科学研究方面逐步彰显特色,近年来我院教师主持有国家自科基金项目4项,贵州省科技厅项目25项,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32项,安顺市科技计划项目4项,校级科研项目10余项,横向项目3项,研究经费共计1000余万元。研究成果获国家新技术银奖1项,市级自然科学成果三等奖1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相关学术研究论文300余篇,核心期刊及以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或EI收录100余篇。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独具特色,实验技能、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大幅度提升,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国家级三等奖3项,省级一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5项,省级三等奖5项;我院学生获得“创青春”奖,“互联网+”大赛奖多项;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银奖1项、省级“创青春”铜奖1项;荣获首届贵州省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三等奖1项,第二届贵州省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优胜奖1项;荣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竞赛西南赛区三等奖3项,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微瑞杯”西南赛区竞赛三等奖2项;荣获2021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西南赛区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10项,2022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竞赛西南赛区荣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16项,荣获2023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西南赛区三等奖17项、二等奖1项;荣获2022年第十六届“天正设计杯”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荣获“全国二等奖”1项,实现了学校在此项赛事中零的突破,并在2023年“天正设计杯”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西南赛区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化学专业学生近几年获得贵州省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获得校级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优秀奖2项。
二、办学成效
(一)办学方向与本科地位
思政教育:学院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学全过程,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实现了课程思政全覆盖。
本科地位: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实现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督导机制确保教学质量。
(二)培养过程
化学化工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培养方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和“高级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符合贵州“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战略,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要求。
专业建设:专业设置与国家需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相契合。专业建设紧密对接贵州“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目前,学院有面向地方煤化工、磷化工产业发展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面向地方食品产业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面向地方基础教育的化学专业。
实践教学:强化实践育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大于28%。
课堂教学:实施“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相融合。
(三)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资源建设:与企业、行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将产业技术发展成果、产学研合作项目转化为教学资源。依托学院“基础化学实验室”“基础化工实验室”“地方资源综合利用及农产品加工实验室”“污水净化创新实训中心”和“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实训室,与企业、行业单位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与安顺市第二高级中学、安顺五中、黄果树中学等多所学校以及上海农科院、南风日化科技有限公司、天赐贵宝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产学研基地,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教师队伍
师德师风:强化师德教育、宣传、考核管理,落实师德考核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化学化工学院获评师德师风优秀教师20余人次,优秀教师2人次。2023年,化学化工学院获评安顺市师德师风先进集体。
教学能力:专任教师具备专业水平、教学能力、产学研用能力,现有教授10人,包含柔性引进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1人,副教授15人,博士17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市管专家3人、安顺市重大决策咨询论证专家2人,研究生导师3人。
(五)学生发展
理想信念:全方位融入、全过程渗透、全员参与,突出大学生远大理想、共同理想教育。2021—2023年,化工学院参与校级青马工程及团校培训共计6场,辐射学生300人,发展共青团员20人;党校培训6场,发展学生党员60人。
学业成绩及综合素质: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大力支持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人手一册《成长手册》,2021年至2023年,应届本科生毕业率由95.19%,上升至98.9%,成功申报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62项,学生发表论文6篇。
(六)质量保障
质量管理:形成“目标—管理—运行—监控—改进”闭环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改进:建立内部质量评估制度,接受外部质量评估,如专业认证等,持续改进教学质量。
(七)教学成效
达成度: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良好,毕业生及用人单位对培养目标的认同度或满意度超过80%。2021—2023年就业质量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较高,总体满意度超过95%。其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适应能力的满意度分别为94%、95%、96%,对专业水平的满意度分别为95%、96%、97%,对职业能力的满意度分别为95%、96%、97%。
适应度:本科生源状况良好,毕业生面向学校所服务的区域和行业企业就业情况、就业质量及职业发展情况良好。2021—2023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1.98%、82.98%、83.02%;年终就业去向落实率超过85%,专业相关度超过75%。其中,在贵州省就业人数约占68%。2021—2024年,毕业生考研升学人数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分别为15.29%、16.89%、20.17%、23.78%。
保障度:教师数量、结构、教学水平、产学研用能力等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现有教职工40人,其中高级职称25人(教授10人,包含柔性引进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1人,副教授15人),中级职称12人,博士17人,硕士20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市管专家3人、安顺市重大决策咨询论证专家2人,研究生导师3人。能够基本满足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质量与安全三个专业的教学工作。
有效度:人才培养各环节有序运行,持续改进、持续提升人才培养工作。
满意度:学生(毕业生与在校生)对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高,教师对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良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可度和满意度较高。2021年至2023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分别为96.32%、96.85%、97.65%,对职业能力的满意度分别为95%、96%、97%。
以上总结体现了化学化工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中取得的成果,展现了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三、办学特色亮点
“双元两融三段四能”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特色,对接地方产业发展人才需求,成效突出。
(一)“双元两融三段四能”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校企双主体育人,教学环节分初、中和高三阶段,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协作完成,全程融合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和创新创业基础素养培育。初级阶段:以学校为主完成专业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创新创业讲座等教学,培养学生基础通识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中级阶段:校企结合开展专业核心课程、创新创业模拟课程、专业核心技能实践课程教学,锤炼学生专业核心能力,有序训练创新创业思维;高级阶段:以企业为主开展专业拓展课程、职业岗位技能培训、创新创业实践课程教学,通过岗位工作实战、创新创业比赛等实践培育巩固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校企协同制定人培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创新平台、培育双师型教师、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学生知识能力、职业素养普遍提高,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按照“任务—能力—课程”模式开发能力模块课程,从“专业核心技能、行业资格标准、行业企业规范”3个维度构建产教融合课程体系。设计了面向产业需求,包括通识教育、专业基础、学科基础等平台及专业研究、专业拓展等课程模块,形成了“从平台到模块再到拓展”的立体式模块化课程架构。
(二)面向产业需求的循环递进实践创新创业平台
与贵州捷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实训基地,搭建了“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融合、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实践教育与行业协同相融合、个性化培养与质量标准相融合”的多层次、多方位、多形式创新实践教学平台体系,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平台体系呈现“横向互动循环”“纵向递进深入”两个特征,让学生在“学、做、研”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产业实际问题。
(三)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
健全了校企联合培养机制,选派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聘请行业产业及教育领域专家组成专家团队,引领和指导专业建设,聘请行业企业技术精英和校内专业名师作为专业带头人,聘请所在领域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兼职教师,以培养名师为目标,以培养专业带头人和“双师型”骨干教师为重点,建立了一支“四有”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
(四)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改革
实施了“信息技术+”多法融合教学改革,贯穿课程思政育人。基础理论模块:传统讲授法和启发式教学法相结合。技术技能模块:体验式教学法,企业教师案例讲解,校企教师按步骤演示,学生按流程训练。岗位实践模块:参与式项目教学法,教师设计岗位实践任务,学生分组,按照真实生产的操作流程,共同完成岗位实践任务,提交成果。
(五)改革取得的成效
产教融通、校企协同的地方高校“双元两融三段四能”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安顺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进行试点,逐步拓展成为了理工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借鉴范例,应用推广成效良好。
1.近年来化学化工学院考研的情况
化学化工学院近三年考研情况
2024年研究生化工学院上线51人,录取毕业生总数为185人,录取率为25%。
2.师范专业(化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情况
师范专业学生近三年过级率情况如下图所示。师范专业教师资格证过级率逐年提升,2022年达到50%。
化学化工学院近三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情况
3.学科比赛获奖情况
以技能竞赛为引导,实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实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2023年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收获颇丰,获得2023年“天正设计杯”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2023年西南赛区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1项、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微瑞杯”西南赛区竞赛三等奖2项、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西南赛区竞赛三等奖12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三项等。
4.落实科研育人政策,大学生计划训练项目成果丰硕
近三年,化工学院以学生作为项目负责人立项国家级学生训练项目12项,省级项目55项,学生发表论文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