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

贵州:坚守底线 不负期待
发布日期:2021/02/13 10:23:21 点击量:

坚守底线 不负期待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在基层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强调,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这些年,贵州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始终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十三五”时期,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0%,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98%以上,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保持100%……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贵州注入强大信心,增添无穷动力。全省干部群众纷纷表示,坚决贯彻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修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不断出新绩,不负殷殷嘱托,不负人民期待。

立言立行 巩固生态环境治理成效

2月7日,黔南州瓮安县召开全县70余家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的重要讲话精神,再次观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并对企业负责人进行了重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培训。

瓮安,国家磷化工生态生产基地,素有“亚洲磷仓”之美誉;瓮安河,乌江重要支流之一,流经整个磷矿发展核心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近年来,瓮安县先后投入23.17亿元,通过科学分类,从空间布局上对“矿区、化工区、城区、本底质”四类重点领域,采取12项措施整治污染,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理清企业治理责任,实现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县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4.67%。

“此次总书记视察贵州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大力实施生态文明示范创建行动,争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黔南州生态环境局瓮安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飞说。

据了解,目前,瓮安县已对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编制规划并通过省级专家审查,同时制定了生态文明建设“六大专项行动方案”,未来五年,瓮安县将从严抓好国土空间规划管制,巩固提升水、气、土、固废、乡村环境政治五场战役成效。通过创建行动,为工业大县实施绿色发展作出试点探索。

有效衔接 加强自然资源保护管理

贵州山好水好,守护这片绿水青山离不开全省干部群众的努力。

“动工5天,我们就已经完成了整地300多亩、打坑200多亩、植树3000多亩,我们村的国储林建设一定会全面按时完工。”今年1月,毕节市七星关区撒拉溪镇国储备林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启动,兴隆村村支书刘廷荣带着几个壮小伙轮流用机械打坑机快速“挖”着植树坑。

作为全国唯一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毕节市是国家规划的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重点区域,“十三五”时期,毕节在全省率先启动国家储备林建设,取得了明显实效。

国家储备林的建设,是“两山论”的生动诠释。近年来,我省快速推进国储林项目建设,目前,全省已流转林地面积225.78万亩,收储林木119.66万亩,新增开发就业岗位1.56万个,带动20.46万户、71.53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户均增收1.8万元左右。

“下一步,我省将结合林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全面落实‘林长制’各项制度要求,全力抓好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推进,实现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森林资源扩面提质增效、森林资源监管能力建设、林业产业发展等工作全面提升。”省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处处长孙吉慧表示。

持之有恒 治理修复“两手硬”

山水林田湖海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近年来,我省持续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提升行动,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修复,百姓幸福生活指数显著提高。

1月8日,遵义市湘江左岸一级支流虾子河,正式通过国家验收,达到“长治久清”,这也标志着我省纳入国家监察系统的黑臭水体全部治理完成。

人依水而居,水因人而灵。曾因城市化进程加快、河道管理保护新老问题交织而成为黑臭水体的虾子河,如今焕发新颜,为乌江支流湘江河注入新的活力。“小时候,都不愿到河边来走,河面漂着垃圾,臭味难闻。”家住遵义市红花岗区的廖静玉说。随着流域环境变好,如今,廖静玉每天最爱做的事,就是在饭后和母亲一道在河边散步,吹河风,赏河景。

生态治理,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全省各级干部群众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持之以恒的坚守,换来了我省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探索黔东南绿水青山生态价值转化实现路径;坚持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和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目标任务,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在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上做出更加积极贡献。”黔东南州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补齐短板 促绿色经济铸辉煌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良好生态环境为百姓带来了一条别样的发展新路。

“前不久,我们已和北京、广东等城市的大型批发市场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待到产量稳定后,将打开省外市场,稳步带动周边群众致富。”贵阳市观山湖区朱昌镇赵官果蔬生产基地专管员程辉说。

曾以煤矿、白酒生产为支柱产业的朱昌镇,环绕贵阳人民“大水缸”百花湖。近年来,为保护周边生态环境,当地寻求产业升级,利用当地地理区位优势及良好生态环境,打造精品水果种植基地。2020年支付农户土地入股费用及务工工资达900余万元。“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我们又能在果蔬基地就业,日子过得很舒适。”在基地务工的村民王文珍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连续5年的时间,贵州绿色经济增长速度领跑全国。湄潭县用60万亩优质生态茶园托起了数十万湄潭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梦想,并助推湄潭形成全域旅游的发展格局。

2020年,湄潭茶叶出口首次突破两千万美元,喜获“2020中国茶业百强县第一名”,荣登“十三五茶业发展十强县”榜首。

湄潭县副县长钟发辉说,湄潭作为“两山”理论的深入践行者,一定吃深吃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髓,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着重在绿色食品工业和康养旅游业上发力,全力补齐工业短板,优化第三产业布局,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在青山间探索,在绿水中寻觅。贵州,西南腹地上的“绿色明珠”,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不断创造新成绩。(记者 申云帆)

地址: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学院路25号

校办电话(传真):0851-33413582

校招生办电话:0851-33245016

邮政编码:561000

电子邮件:asxydzbgs@163.com

版权所有?安顺学院   管理部门:宣传部、网络中心   网站安全隐私说明

ICP备案号:黔ICP备09002237号-1   贵公网安备 52040202000067号